关于组织2021年度吉林动画学院第六届教师教学比赛的通知
首页 >教学质量
上传时间:2021-04-16 08:44:00
发布:xxgkjw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个“引路人”标准,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持续激发教师工作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力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决定组织开展第六届教师教学比赛,继续运用教学竞赛的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一)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
(二)强化赛练结合。通过“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的形式,引导教师“回归本分”,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推进智慧教学。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学新形态。
(四)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各单位以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赛项及奖项设置
(一)赛项设置
大赛共设置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优秀教案三个赛项。
(二)组别设置
1.教学设计赛项分高级职称组(副高级及以上)、中级及以下职称组(中级、助教和无职称)。
2.多媒体课件赛项分工科组、文科组(含经、管、文、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
3.优秀教案赛项分基础教学组、平台实践教学组。
(三)奖项设置
1.各赛项和组别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2.根据参赛单位组织和获奖情况综合排名,颁发优秀组织奖。
三、参赛对象、内容及推荐限额
(一)参赛对象、内容
我校2018年以来承担教学工作且已经转正的专职专任教师,选用课程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含主讲人)。每位教师最多参加2个赛项。
1.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主讲教师自2018年以来至少讲授该课程2轮及以上。如果团队参赛,团队成员均须为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教师提交参赛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单元/实践环节/实验项目等的教学设计方案(内容不少于2学时)。汇报时长不超10分钟。
2.多媒体课件比赛:参赛教师为我校2018年以来承担教学工作且已经转正的专职专任教师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工科组和文科组提交的课件数量不低于24学时的教学内容(课件的学时安排要与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一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提交的课件内容为学工部门统一要求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教育、“学习筑梦”行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安全教育、辅导员工作室专题研讨等内容,提交的课件数量不少于2个主题教育(共不少于8学时)的内容。如是团队参赛,每件参赛课件作品要注明第一、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不超3人,可以有非讲授该门课程的技术支持老师加入),且每位作者只能有1件作品参赛。汇报时长不超10分钟。
3.优秀教案:参赛教师为我校2018年以来承担教学工作且已经转正的专职专任教师,按照课程(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全部学时提交纸制或电子教案。
(二)推荐限额
1.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学设计大赛:最少推荐4人参赛,基础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各一半,其中至少1人是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课件数量不超过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的10%(不足一人按一人计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组参赛作品由学工部组织申报,不设限额。
优秀教案大赛:参赛教案数量不超过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的10%(不足一人按一人计算),基础教学组、平台实践教学组各一半。
2.其他专业
教学设计大赛:最少推荐2人参赛,基础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各一半,其中至少1人是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课件数量不超过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的10%(不足1人按1人推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组参赛作品由学工部组织申报,不设限额。
优秀教案大赛:参赛教案数量不超过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的10%(不足1人按1人推荐),基础教学组、平台实践教学组各一半。
3.其他教学单位
教学设计大赛:最少推荐1人参赛,其中至少1人是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教案大赛:参赛数量均不超过本单位专职教师总数的10%(不足1人按1人推荐)。
优秀教案大赛:参赛教案数量不超过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的10%(不足1人按1人推荐)。
四、时间安排
(一)各教学单位内部选拔阶段(2021年4月22日-5月22日)
2021年5月23日前,各教学单位在认真选拔基础上,按申报限额择优推荐人选,并将以下材料报送教务部:
1.《参赛选手推荐表》(详见各赛项附件)。
2.排序后,由主管教学领导签字的各赛项《汇总表》(详见各赛项附件)。
3.各参赛材料。
各教学单位要分赛项建文件夹,按照“教学单位-赛项名称”命名;参赛教师文件按照“教学单位-赛项名称-参赛教师-参赛课程”命名。
教学设计赛项:选取的章节/单元/知识点/实践环节/实验项目等的教学设计方案(内容不少于2学时),参赛课程教学大纲及进度表。
多媒体课件赛项:工科组和文科组提交不低于24学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提交不少于2个主题教育(共不少于8学时)的内容。
优秀教案:提供一门课程完整的手写或电子教案。
(二)学校遴选阶段(2021年5月23日-6月18日)
学校组织专家组分批分组对各教学单位推荐的作品进行遴选,由专家组汇总打分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择优推荐。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大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内部选拔工作,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校赛,并以此次教学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2.以赛代培,发挥典型作用。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教师教学薄弱环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比赛培训、观摩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优秀教师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实践)教学水平。
3.结合实际,注重教学改革。各教学单位要结合本次大赛,根据专业、课程和学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实现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互动式教学;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充分准备,按时提交材料。各教学单位要提前做好遴选和培育准备,并按时提交各项参赛材料,做好档案留存工作。
六、工作联系人
联系人:牛闯、唐莲;联系电话:0431-81310822
材料发送QQ邮箱:1037787767@qq.com
附件:(单独下发)
1.教学设计赛项参赛报名表、汇总表、评审标准
2.多媒体课件赛项参赛报名表、汇总表、评审标准
3.优秀教案赛项参赛报名表、汇总表、评审标准
2021年4月16日